(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1日,国家邮政局、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检察院等17部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决定开展为期6个月的平安寄递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寄递渠道安全隐患,严厉打击违法寄递行为。
近年来,寄递违禁物品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犯罪类型相对集中,涉及禁止和限制寄递品种类繁杂,包括涉黄涉毒涉暴物品、涉危险化学品、涉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涉外来入侵物种等。
“面对隐蔽复杂的市场情况,17部门协同联动,将在行动中实现跨部门研判风险、跨部门信息共享、跨部门问题处置,形成整治合力。”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行动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涉及链条长,不仅要整治邮政快递企业违法收寄问题,还要加强上下游生产经营者、电商平台等环节管理;二是时间跨度长,持续开展为期半年的整治,必须紧抓不放、一抓到底、常抓不懈;三是工作难度大,违禁物品寄递复杂隐蔽,治理的专业性和政策性极强。
寄递渠道具有点多线长、人货分离、隐蔽性强等特点,安全问题触点多、危害大、防范难。实行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是防范各类违禁物品通过寄递渠道流通扩散的有效抓手。据介绍,专项行动期间,邮政管理部门将组织开展寄递安全“三项制度”落实情况专项整治。
在实名收寄方面,专项行动将进一步推进寄递实名认证,加大人证核验系统在邮政快递领域的推广应用,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身份信息查验、实名信息收寄要求,推进寄递协议用户经办人实名信息登记。在收寄验视方面,专项行动将督促邮政快递企业严格落实现场开箱验视要求,探索推进拍照验视,提升制度执行刚性约束。在过机安检方面,将加快淘汰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老旧安检设备,推广应用智能安检设备,加强安检员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应检必检要求。
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是对违法寄递行为的集中严打。17个部门将加大打击惩处力度,利用大数据作为信息支撑进行精准管控查缉。邮政业安全中心组建了信息研判工作专班,为专项行动案件侦查提供信息数据支撑。通过分析研判寄递渠道违法行为动向、规律、特点,针对性提出信息数据需求,开展大数据分析模型构建、智能筛查、分析研判,提升精准发现、精准管控、精准查缉水平。(记者韩鑫)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杭州拉开了推动共同富裕变革的扎实探索 擦亮共享发展成果的底色
2021年,杭州拉开了推动共同富裕变革性实践的扎实探索。一年多来,...Copyright © 2015-2022 青年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