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新英红树林。(资料图)贾明明供图
中新网长春5月17日电 (记者 郭佳)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获悉,中美两国科学家最新联合研究表明,全球红树林生境较为破碎,截至2020年,全球红树林斑块约有33.7万个,其中95%以上斑块的面积小于1平方千米。
红树林生长在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上,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的美誉。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全球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精准的空间分布信息是评估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实施保护策略的关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此次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贾明明副研究员、王宗明研究员、毛德华研究员、任春颖研究员、宋开山研究员、赵传朋博士,武汉大学王超副教授,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萧向明教授、美国罗德岛大学王野乔教授共同完成。
海南海桑红树林。(资料图) 贾明明供图
中美两国科学家利用遥感大数据和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集成影像最大值合成算法及面向对象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全球首套高空间分辨率(10米)的全球红树林分布数据集,并命名为HGMF_2020。
与此前公布的全球红树林数据相比,HGMF_2020提供了最新的、分辨率更高的全球红树林的空间分布以及斑块结构信息,总体制图精度达到95%以上,被精细刻画的红树林斑块包含具有地理学意义的属性信息,可直接用于后续的研究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全球红树林总面积为14.5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地区红树林资源最为丰富,约占全球总面积的39.2%;印度尼西亚红树林资源在所有国家中最为丰富,总面积约2.9万平方千米,其次是巴西(1.2万平方千米)和澳大利亚(1万平方千米)。
研究结果还显示,全球44%的红树林位于保护地内部,这一数值略高于全球红树林联盟发布的结果(42%),其中南美地区受保护的红树林面积最大,南亚地区受保护的红树林比例最高。
此外,科学家还通过分析红树林林带宽度,定量描述了红树林在抵御自然灾害中的重要作用。结果显示,全球几乎所有的红树林都具有明确的防风消浪作用,且林带越宽作用越明显。
目前,世界上有10余套全球尺度红树林遥感数据产品。然而,受限于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等,早期产品难以精确刻画红树林斑块特征,如形状、边界等,同时也缺乏合理的空间细节。(完)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杭州拉开了推动共同富裕变革的扎实探索 擦亮共享发展成果的底色
2021年,杭州拉开了推动共同富裕变革性实践的扎实探索。一年多来,...Copyright © 2015-2022 青年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