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记者近日从北京亦庄创新发布获悉,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7家,数量在全部国家级经开区中持续保持第一,“小巨人”企业的授权发明专利总量达到了2249件,以全区0.1%的企业数量贡献了近14%的技术规模。
众多“小巨人”企业中,赛诺威盛科技公司多年来一直攻克CT影像技术。一周前,由其研发的全视野大孔径超高端CT等多款产品发布,端出了全新的自主技术方案。如今,这家企业已经实现了CT设备的探测器、准直器等核心部件的技术突破,并推出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大孔径一机多能CT影像设备,填补了国产医疗设备在该领域的空白,还借力5G远程医疗和机器人导航技术,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像赛诺威盛这样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分布在北京亦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和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之中。”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其中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企业“小巨人”数量最多,占一半以上。
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北京亦庄共有620家专精特新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7家,数量在200多个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第一。
同样专注细分领域的长城超云公司凭借在云服务、云存储、云平台软件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长城超云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其自主研发的液冷服务器、边缘计算产品、信创服务器等,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截至目前,长城超云已拥有百余项知识产权,通过多个权威机构认证。
据统计,北京亦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授权发明专利总量达到了2249件,占全区专利总量的近14%。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和激发创新、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
“小巨人”的不断涌现,也需要政策助一臂之力。“目前已经形成全周期政策扶持体系,围绕人才、技术、市场开拓、空间保障等多方面,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礼包,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亦庄通过“首台套”补贴、科技创新服务券等政策推动区域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聚焦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与三大科学城签订创新联动发展合作协议。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杭州拉开了推动共同富裕变革的扎实探索 擦亮共享发展成果的底色
2021年,杭州拉开了推动共同富裕变革性实践的扎实探索。一年多来,...Copyright © 2015-2022 青年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