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樊锦诗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
座谈会在敦煌举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会上正式命名了
编号381323小行星为
“樊锦诗星”
继向北京大学捐资1000万元
支持敦煌学研究后
樊锦诗再向
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
捐资1000万元
用于敦煌文物事业发展和急需人才培养
捐款来自樊锦诗
所获奖金及个人积蓄
樊锦诗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曾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
“改革先锋”等荣誉称号
人们提起她时
总是亲切地称她为“敦煌女儿”
今年5月4日
时逢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日
樊锦诗回到北大捐款一千万元人民币
设立樊锦诗教育基金
用以支持北大的敦煌学研究
捐赠仪式上,樊锦诗说
“做人不能只为自己打算
一定要使所得奖金
用在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事业上”
1958年
樊锦诗进入北大考古专业
在洋溢着兼容并包风气的未名湖畔
她沉浸在求实创新的学术氛围里
接受了顶尖的考古学教育
受到了北大精神文化的熏陶
并找到了一生所爱
1967年,樊锦诗与丈夫彭金章在敦煌1963年毕业后樊锦诗远赴敦煌
初到敦煌时
“洞内是神仙世界、艺术殿堂
洞外是飞沙走石、黄沙漫天”
但戈壁艰苦的生活条件
并未让樊锦诗打退堂鼓
1962年秋,宿白、常书鸿、李承仙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实习学生(樊锦诗:左三)在莫高窟大牌坊前合影几十年来
她走遍了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
看遍了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
守望着莫高窟里的
历史沧桑、文化纷繁
她将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以及弘扬、管理工作
当成了终身事业
1964年,樊锦诗在敦煌工作1987年,莫高窟被批准列为
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申遗的申报材料全由樊锦诗手写
后来在她的推动之下
一系列保护条例和保护规划出台
为了让敦煌石窟的文物信息
永久保存、永续利用
樊锦诗又带领团队
建立起系统的“数字敦煌”资源库
敦煌文化与艺术真正地
走出洞窟、走向世界
“干了一辈子
总是不由自主地想敦煌”
何为守一不移?
樊锦诗所言即所行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王锦涛)、北京大学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杭州拉开了推动共同富裕变革的扎实探索 擦亮共享发展成果的底色
2021年,杭州拉开了推动共同富裕变革性实践的扎实探索。一年多来,...Copyright © 2015-2022 青年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