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 应妮)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玉器”专题展览从8月18日起重装亮相,展出的480件(套)文物上自远古下至晚清,其中一级文物数量多达80余件,红山文化的玦形龙、被誉为“中华第一凤”的凤形佩、妇好墓出土的鸟纹石磐等经典玉器悉数展出。
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玉器”专题展览从8月18日起重装亮相,展出的480件(套)文物上自远古下至晚清,其中一级文物数量多达80余件。图为展厅现场展出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玦形龙,出土于辽宁朝阳牛河梁。 余冠辰 摄玉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大宗,馆藏各类古代玉器近9万件,序列完整,品质上乘。新版展览以“玉出东方”“玉礼堂皇”“吉玉琳琅”“琼华满堂”“镂冰雕琼”五个前后贯穿、互为联系的单元,深入探寻中国玉文化的历史渊源,展示玉器从饰品到神器、礼器,再回归世俗,由帝王贵族专享到普及民间的发展轨迹,同时展现玉器制作的工艺流程与审美意境。展览力求全方位挖掘并阐释古代玉器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民族心理、审美意趣和风俗好尚,体现中华文明深厚的文化传统与精湛的艺术造诣。
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玉器”专题展览从8月18日起重装亮相,展出的480件(套)文物上自远古下至晚清,其中一级文物数量多达80余件。图为展厅现场展出的商代鸟纹石磐,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 余冠辰 摄国博策展人张运表示,新石器时代早期,以装饰品和礼神法器为主的玉制品,体现了远古先民自觉的审美意识和虔敬的宗教情怀;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王朝,玉器更多地表现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西周确立的宗法制度,使玉器成为礼制和道德化身,东周、秦汉的社会变革使得礼玉制度进一步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隋唐至明清,玉器逐渐褪去神圣的光晕和礼法的约束而成为俗世珍宝,承载了人们远避灾祸、近取吉祥的美好愿望。“可以说,玉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承载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和价值。”
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玉器”专题展览从8月18日起重装亮相,展出的480件(套)文物上自远古下至晚清,其中一级文物数量多达80余件。图为展厅现场。 余冠辰 摄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中还增加了很多文物背景参考图、重点文物线描图、多媒体等辅助展品,从不同角度解读文物内涵,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在展陈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展览空间分割、展柜布局与展示内容的统一,灯光照明、氛围营造与展览主旨的契合,窗棂、竹影、水波等元素的运用令展厅显得颇为灵动。
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玉器”专题展览从8月18日起重装亮相,展出的480件(套)文物上自远古下至晚清,其中一级文物数量多达80余件。图为展厅现场。 余冠辰 摄此外,展览还特别增加了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的各类矿石标本20余件,以丰富展览内容。(完)
X 关闭
2021年北向资金流入超4300亿元 外资热情拥抱中国资产
尽管面临疫情反复等多重不利因素,外资在2...北交所董事长徐明:北交所成立以来股票平均上涨98.9%
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徐明8日表示,北交所...宁吉喆:2021年中国GDP将连续第二年超百万亿元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黄金消费市场渐回暖 “古法金”饰品获年轻消费者青睐
2022世界珠宝发展大会正在海口举行。8日在...观察: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开通之“时”与“势”
杭台高铁首趟列车即将发车。张煜欢摄1月8...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十四五”起步之年良好开局
中国生态环境部7日在北京召开2022年全国...人社部发布信用管理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发布了《...云南永善佛滩顺河梯级电站全面推进建设
日前,云南省永善县顺河村举行了佛滩顺河...中老铁路的背后 “税务专车”一路同行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仅需...杭州拉开了推动共同富裕变革的扎实探索 擦亮共享发展成果的底色
2021年,杭州拉开了推动共同富裕变革性实践的扎实探索。一年多来,...Copyright © 2015-2022 青年建筑工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联系邮箱:39 60 291 42@qq.com